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建材選購 » 問一下疏散樓梯設計的規範要求有哪些?
問題 【建築構件】  【歸檔】16年12月16日

問一下疏散樓梯設計的規範要求有哪些?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在樓梯間的平面佈置上應滿足以下要求:一、靠近標準層(或防火分區)的兩端設置。這種佈置方法便於進行雙向疏散,提高疏散的安全可靠性。二、靠近電梯間設置。發生火災時,人們習慣于利用經常走的疏散路線進行疏散。靠近電梯間設置疏散樓梯,可將經常用疏散路線和緊急疏散路線集合起來,有利於引導人們快速而安全地疏散。如果電梯廳為開敞式時,兩者之間宜有一定的分隔,以免電梯井道引起煙火蔓延而切斷通向樓梯的通道。三、靠近外牆設置。這種佈置方式有利於採用安全性高、經濟性好,帶開敞前室的疏散樓梯間形式。同時,也便於自然採光、通風和進行火災撲救。在豎向佈置上應該注意:一、疏散樓梯應保持上、下通暢。高層民用建築的疏散樓梯應通向無定,以便當向下疏散的通道發生堵塞或被煙氣切斷時,人員可上到屋頂暫時避難,等待消防人員利用登高車或直升機進行救援。二、應避免不同的疏散人流相互交叉。對於高層民用建築,其高層部分的疏散樓梯不應與低層公共部分的交通過廳、樓梯間或自動扶梯混雜交叉,以免緊急疏散時兩部分人流發生衝撞擁擠,引起堵塞造成傷亡。另外,疏散樓梯應設明顯指示標誌並宜佈置在易於尋找的位置。普通樓梯不能作為疏散用樓梯。疏散樓梯的多少可按寬度指標結合疏散路線的距離、安全出口的數目確定。
2016年12月16日 00:00

您好!疏散樓梯設計規範:一般按寬度0.3米,高度0.15米設計最適宜。使用也方便,另外寬度高度規範有規定。一、樓梯的數量、位置和樓梯間形式應滿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二、梯段淨寬除應符合防火規範的規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樓梯的梯段淨寬應根據建築物使用特徵,一般按每股人流寬為0.55+(0~0.15)m的人流股數確定,並不應少於兩股人流。注:0~0.15m為人流在行進中人體的擺幅,公共建築人流眾多的場所應取上限值。三、梯段改變方向時,平臺扶手處的最小寬度不應小於梯段淨寬。當有搬運大型物件需要時應再適量加寬。四、每個梯段的踏步一般不應超過18級,亦不應少於3級。五、樓梯平臺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淨高不應小於2m。梯段淨高不應小於2.20m。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2016年12月16日 00:00

不可以,室外疏散樓梯不屬於專用疏散樓梯,專用疏散樓梯一般指為特殊部位或特殊人員使用而設置的疏散樓梯,比如為設備間、屋頂閣樓等處而設置的疏散樓梯,主要特點是非公共使用。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相關用戶問答
  • 按照幼兒衛生間的設計規範,幼兒衛生間的盥洗池(洗手台/盆)安裝的高度為0.50~0.55m,水龍頭的間距為0.35~0.4m。

  • 樓中樓裝修順序需要關注:1.功能要齊全,分區要明確。應按照主客之分、動靜之分、幹濕之分的原則進行功能分區,以滿足主人休息,娛樂、就餐、讀書、會客等各種需要。2.樓梯安全性。樓中樓樓梯的設計首先不能為了光節省空間而失去樓梯原本的功能,它需要滿足流暢的通行,樓梯踏步的寬高要符合尺寸。在整個設計中安全性也是需要關注的,堅固、防火、稱重量都要符合基本的要求,而樓梯欄杆的連結、扶手連接都要特別的穩固。最後並依照樓梯口走向和樓下空間佈局,靠牆邊的樓梯最適合樓中樓小戶型。3.樓梯坡度。樓梯的設計坡度不宜太大,不但要考量老人和小孩。對於普通的成年人也需要特別關注,另外樓梯的高磨損部位也應使用比較堅固的材料才好。

  • 如果是醫院病房樓的疏散樓梯最小寬度是1.30m,而居住建築的疏散樓梯最小寬度是1.10m,朝疏散方向開疏散門。疏散用樓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階梯不宜採用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

  • 你好,我們在會所裝修時要向顧客的需求看起,會所的生存之道就是服務于顧客,想顧客所想是一家會所成功的理念,所以我們在會所裝修時不要一味的追求奢侈、華麗,豪華的裝修並不能代表會所的檔次有多高,品味有多好,簡潔大方的裝修又不失于一種對優雅生活的追求,所以我們在會所裝修時要牢牢的把握住顧客的需求。

  • 1、鋼木結合樓梯,結合了木樓梯和金屬樓梯的優點,具有木樓梯的舒適感,避免了木樓梯容易發出聲響的缺點.鋼木樓梯,簡潔時尚.鋼木樓梯可以成為家中的藝術品.通常樓梯的設計是根據家裝的風格而定,2、不同款式的樓梯能體現出不同的感覺.鋼木樓梯可以被製成各種各樣的造型,線條流暢優雅,美觀大方.方便耐用.鋼木樓梯的主要骨架為鑄鋼,硬度強,不易磨損和斷裂.3、而且看上去也較通透輕巧.質感強.鋼木樓梯通常被漆成黑、白、金、銀等顏色,與個性時尚的裝修風格相輝映.鋼木樓梯通常為追求個性、現代風格的新興人類所喜愛,而家中如果有老人和小孩,則實木樓梯為首選.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地圖 隱私 臉書 聯繫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