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建材選購 » 剪力牆的牆腹板截面面積是什麼
問題 【建築構件】  【歸檔】16年01月25日

剪力牆的牆腹板截面面積是什麼

問題描述 請問剪力牆的牆腹板截面面積是什麼?為什麼的?有什麼要注意的?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這個區別很大的了,邊緣的方式開始剪裁的了,其次的話還要注意一些腹部的一些東西的了。剪力牆的截面除了邊緣構件外餘下的都是腹板,但標準叫法就是剪力牆的牆身,牆身的豎向分佈筋和水準分佈筋不可能與邊緣構件分開的,一片牆就是一個構件整體,邊緣構件應看成剪力牆的邊緣內增加了豎向鋼筋和箍筋或拉鉤筋。不應該分離開來叫“腹板分佈鋼筋”
2016年01月25日 00:00

在剪力牆中暗柱的位置兩頭用實線攔斷並注明尺寸,如:AZ

2016年01月25日 00:00

L形的AZ 牆的起點從L的轉彎點開始畫(

 相關用戶問答
  • 框支剪力牆結構:1、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結構體系在水準荷載下的變形規律是完全不相同的。框架的側移曲線是剪切型,曲線凹向原始位置;而剪力牆的側移曲線是彎曲型,曲線凸向原始位置。2、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由於樓蓋在自身平面內剛度很大,在同一高度處框架、剪力牆的側移基本相同。這使得框-剪結構的側移曲線既不是剪切型也不是彎曲型,而是一種彎、剪混合型,簡稱彎剪型。在結構底部,框架將把剪力牆向右拉;在結構頂部,框架將把剪力牆向左推。3、框-剪結構底部側移比純框架結構的側移要小一些,比純剪力牆結構的側移要大一些;其頂部側移則正好相反。框架和剪力牆在共同承擔外部荷載的同時,二者之間為保持變形協調還存在著相互作用。框架和剪力牆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關係,即為協同工作原理。4、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牆,其正截面抗震承載力應按規定計算,但在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右邊,應除以相應的承載力抗震調整係數。剪力牆各牆肢截面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對一級抗震等級剪力牆的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應按牆肢底部截面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彎矩設計值採用,其他部位可採用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彎矩設計值乘以增大係數5、框支剪力牆指的是結構中的局部,部分剪力牆因建築要求不能落地,直接落在下層框架梁上,再由框架梁將荷載傳至框架柱上,這樣的梁就叫框支梁,柱就叫框支柱,上面的牆就叫框支剪力牆。這是一個局部的概念,因為結構中一般只有部分剪力牆會是框支剪力牆,大部分剪力牆一般都會落地的。

  • 底框架結構中的剪力牆既是承擔豎向荷載的主要構件,更是承擔水準力的主要構件,在地震中起第一道防線作用,因此在設計時要考慮底部剪力牆承擔100%的水準地震作用,而框架只承擔小部分的地震力作為安全儲備。震害觀測表明,底框磚房在地震時底層將發生變形集中,會出現過大的側移而嚴重破壞甚至倒塌。有鑑於此,新規範在近十幾年各地試驗研究的基礎上,對底框架結構剪力牆的佈置做出了更科學的調整。 首先抗震牆間距要滿足最大橫牆間距限制,6、7、8度設防區最大橫牆間距分別為21m、18m、和1 5m。 其次,剪力牆應沿2個主軸方向都有佈置,使之形成直角以更好地發揮抗震作用。 另外要克服矯枉過正的偏見,有些設計人員認為既然底框結構底層薄弱就多佈置一點剪力牆越強越好,實際上是走向另一個極端。剪力牆的設置應與上部砌體結構相協調,抗震設計的原則 是沿樓層間側移剛度應均勻變化 ,而不允許各層間發生突變。

  • 剪力牆也有它的副作用,就是對地面的壓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就產生了短肢剪力牆。就是為了減輕對地面的壓力。

  • 剪力牆中的連梁主要起整體作用。而暗梁有的是起整體作用,也有的是起過梁承重作用。

  • 房屋或構築物中傳遞豎向荷載或者承受風荷載和地震引起的水準荷載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破壞。又稱抗風牆或抗震牆。 兩者的區別: 1,剪力牆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牆體,承重牆是指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牆體,可能為鋼筋混凝土,也可以是磚混結構。 2,承重牆是支撐上部樓層的牆體,而剪力牆有可能做承重牆也有可能做非承重牆,一般來說,剪力牆都是承重牆。

地圖 隱私 臉書 聯繫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