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合同糾紛怎麼處理?有人瞭解嗎?
-
裝修要簽合同,那是由於:1.裝修行為屬於民事法律行為,應受法律約束,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各司權利,及履行應盡義務,簽訂裝修合同便於更好規範裝修雙方的民事活動;2.簽訂家庭裝修合同,能更有效地明確裝修雙方的權利及義務,促使雙方履行應盡職責,保證裝修順利進行;3.裝修中很容易發生爭議,若沒有簽訂家庭裝修合同,無法體現權利義務內容,也就無法及時妥善解決糾紛,沒有依據會使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4.建設部關於《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規定:裝修雙方應當簽訂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書面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具有法律依據。
-
房屋合同糾紛是指房屋買賣過程中出現的糾紛,包括售房廣告引發的糾紛、認購書相關的糾紛、房屋買賣合同價款支付相關糾紛、房屋交付相關的糾紛、延期辦證的糾紛、懲罰性賠償的糾紛、二手房買賣的糾紛、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除與房屋按揭關係的衝突與協調、有關包銷的糾紛等。
-
一、拆遷補償與安置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係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係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拆遷人應當提供符合國家品質安全標準的房屋,用於拆遷安置。拆遷產權不明確的房屋,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
房屋買賣合同標的額較大且系比較重要之合同,故法律規定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40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合同……”。《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28規定:“商品房銷售,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上述規定是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法律依據。根據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房屋買賣合同書面形式應包括如下類型: (一)正式房屋買賣合同 正式房屋買賣合同是房屋買賣合同書面形式的基本類型,內容一般包括房屋買賣合同的基本條款,如房屋位置、結構、建築面積、價款及其支付期限、交房期限、品質標準、產權轉移登記等條款。儘管法律法規並未規定買賣雙方必須採用統一的房屋買賣合同文本,但在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時,房屋產權登記機關往往要求使用建設主管部門統一制訂的規範的合同文本,否則,不予辦理備案、登記。但是,並不因為不使用統一合同文本而影響書面房屋買賣合同的成立和效力。實踐中,商品房買賣時,要求必須使用建設主管部門統一製作的格式文本。但在正式合同文本簽訂之前,多由開發商提供認購書、預訂協定等預約合同文本要求買受人簽署,其中有的預約合同已經具備本約性質,相當於房屋買賣合同。二手房買賣的合同形式未作統一要求,買賣雙方一般會根據協商一致的意見共同起草一份房屋買賣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生效,並據此履行,在產權登記機關填寫的制式合同只作為登記檔使用。 (二)具備特定條件的預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商品房買賣司法解釋)第五條規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根據最高法院民一庭的觀點,商品房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是在開發商取得立項、規劃、報建審批手續至取得商品房銷售許可證之前簽訂的預約性質的合同(事實上預約合同的簽訂並不限於這個期間)。為保障交易安全,保護業主權益,促進簽約,規定具備合同實際履行條件的預約合同,應當認定為本約合同。筆者認為,司法解釋的本條規定,用意雖好,但效果一般,極易造成誤導。首先,《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多達13項,而認購書等預約合同均為開發商擬定的格式合同,同時具備該13項內容的可能性很少,買受人依據該條規定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並不多見。其次,認定合同性質的依據為合同內容,而非合同名稱。預約合同如果具備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理應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不再具有預約性質。第三,“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表明買賣合同已經實際履行。即使預約合同未完全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只要標的物明確、價款確定,完全可以依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認定雙方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如果機械適用該條司法解釋的規定,就會導致依據合同法應當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成立,而依據該條司法解釋則不能認定合同成立。 (三)房屋買賣合同的其他書面形式。 《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資料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資料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根據《電子簽名法》第3條第3款的規定,“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的文書,不適用“電子簽名、資料電文”。無疑排除了以“資料電文”為表現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記載雙方房屋買賣意思表示的、以有形方式表現的信函等雙方往來資料,應當認定為其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有些情況下,沒有書面合同,也無法認定口頭合同存在,買受人以其持有的購房款收據或發票主張房屋買賣合同成立。此時,買受人持有的購房款收據或發票,既是書面合同形式,也是合同實際履行證據,如果收據或發票載明的房屋位置具體、房屋價款明確,應當認定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筆者認為,認定其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已有書面證據必須能夠證明三項事實:房屋買賣的意思表示、房屋具體位置和價款。
-
其實一般碰到裝修合同的糾紛,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消費保障法啦,還有一些比如經濟合同法這些都是比較合適的適宜的法規的;(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解決按照本法,房屋裝修合同糾紛作如下處理: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2、消費者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定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專家提醒您要注意,一般情況下如果提請了仲裁,便不得再向法院提出訴訟。(二)依據《民法通則》、《經濟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解決1、當事人自行協商;2、主管部門行政調解;3、仲裁解決;4、訴訟解決。(三)行業規定對糾紛的解決某些家居裝飾市場規定,解決糾紛按下述流程進行:1、投訴;2、調解部受理;3、質檢部根據合同及圖紙進行現場核查;4、調解部、質檢部依核查結果進行調解。若雙方達成協議則進行維修或返工,若未達成協議或不履行協議,可以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專家認為,對消費者而言,裝修前不妨先通知鄰居,打個招呼,以便大家有個心理準備,減少發生糾紛的概率。
-
裝修合同糾紛怎么處理?簽裝修合同要注意什么?
2019-08-10 144 -
小心你家的房屋漏水!要怎麼處理?
2018-03-15 203 -
又到房屋裝修合同糾紛高發季 四種方法教您巧妙維權
2017-04-25 145 -
規定好裝修付款方式等這七項 裝修合同糾紛走遠點
2016-12-09 172 -
簽訂裝修合同要注意 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16-11-23 153 -
裝修合同簽訂注意事項 裝修合同糾紛如何解決
2016-10-15 188 -
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辦法及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2016-09-15 170 -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費歸屬
2016-09-01 165 -
家庭裝修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16-08-31 169 -
遇到裝修合同糾紛該怎麼辦 如何處理家裝合同糾紛
2016-08-12 198 -
出現裝修合同糾紛怎麼辦 裝修合同糾紛的解決辦法介紹
2016-08-12 178 -
遇到裝修合同貓膩甚至是合同糾紛 該如何處理?
2016-08-12 181 -
履行房屋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如何避免合同糾紛
2016-08-04 176 -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2016-07-08 168 -
裝飾裝修合同糾紛解決方法
2016-07-08 178 -
和裝修公司出現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2016-07-03 163 -
瞭解小產權房屋買賣合同範本,避免合同糾紛
2016-07-01 188 -
2016最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解讀
2016-06-28 206 -
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16-06-28 172 -
房屋實測面積與合同有誤差怎麼處理?
2016-06-28 157
-
1網友回答
140平的套房設計費多少?要注意什麼?
-
1網友回答
400平別墅裝修成中式古典要多少錢?
-
1網友回答
110平的房子裝修的費用大概要多少?
-
1網友回答
50平米小戶型精裝修大概多少錢?流程是什麼
-
1網友回答
裝飾工程定額預算要怎麼做?誰能給點建議?
-
1網友回答
30平米loft,5.4米空高,二樓想裝兩個房間,求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