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裝修施工 » 牆面找平怎麼做?
問題 【施工工藝】  【歸檔】16年01月06日

牆面找平怎麼做?

問題描述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牆面找平是牆面裝修最必不可少的施工環節。如果找平做的不好,接下來的工作就沒辦法開展了。一般來說牆面找平主要有以下步驟:步驟一:清理牆面;把牆面起皮和裂縫位置處理乾淨,並用水泥砂漿補抹好,把殘留的灰渣剷除乾淨,然後把牆面清理乾淨。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牆面吸水性比較強,要先用清水濕潤或是噴刷膠水做封底處理。步驟二:第一遍刮膩子;水泥抹面的牆面我們最好配製底料,不僅能降低工程造價,還可以提高施工的品質。底料的配製方法:用高號的黑水泥和室內的膩子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勻即可。一般用鋼刮板或是抹刀按照常規的方法進行批刮,刮塗的次數不可以過多,通常是刮塗兩次。如果遇到返堿的牆體,我們可以先使用封堿水進行封閉,等封堿水幹完以後,再使用防堿膩子粉作第一層底料,再按正常的步驟操作就行了。步驟三:第二遍刮膩子;第一遍牆體幹透後,可以上第二遍膩子進一步刮平。但是第二遍的膩子調兌不易過稀,它的含水量別過大,要保證第二遍膩子刮塗後的水分儘快被第一遍的膩子吸收,只有等到牆面水分減少到一定程度後方才可進行壓光。步驟四:打磨;牆體找平之後要進行打磨工作。一般在刷完第二遍膩子粉後的2-3天,就能用砂紙對牆面或天花板打磨了,第一遍打磨完成後需要再刷兩遍乳白膠。如果刷完乳白膠,那麼室內就不能通風,讓乳白膠自然風乾,不能對其進行強制的風乾,強制的風乾會讓牆體表面產生細小的裂縫。步驟五:細節處理;門、窗的框和牆體的連接部分一般會留比較大的縫隙,在室內門、窗框通常會使用木材、金屬,而牆體一般是水泥,不同材料之間的熱脹冷縮係數也是不同的,這樣導致結合部位出現裂紋。為了預防這種情況,首先我們需要檢查連接是否牢固,然後在邊框、牆面陽角的位置安裝上PVC護角條,然後把調配好的石膏漿料薄薄地批刮一遍,讓不同材料之間進行充分接觸,最後在牆面批上調好的石膏漿料,然後用靠尺一次性刮平就行了。
 相關用戶問答
  • 首先在牆上彈出水準控制線,清理基層(就是你找平前的地面),基層必須清理乾淨,要露出原結構砼面才可以,否則容易導致找平層空鼓,清理完畢後灑水濕潤基層,然後根據控制線在地面上用水泥砂漿做灰餅式的控制點,灰餅厚度同你要做的地面找平層的厚度,然後開始做地面,按照由裡到外的順序攤鋪水泥砂漿,砂漿的配比可以為1:3(水泥與砂子的體積比),隨鋪隨用刮杠以灰餅為依據刮平,帶等到找平層有一定的強度,(手指按,有淺印)時,再用木搓子壓兩邊。第二天灑水養護。砂漿厚度超過2公分時須在砂漿內摻入部分小石子,防止其開裂。

  • 複合地板地面是需要找平的目前地面找平的方法有三種:1石膏找平2水泥砂漿找平3自流平水泥找平1.石膏找平:優勢:可用於局部找平,地面不需抬高,找平厚度大概在5--20mm左右,對房間高度幾乎沒有影響,乾燥速度快,價格相對便宜,施工方便。缺點:只可用於小範圍內的找平使用.適用環境:房間平整度略好,地面較為光滑,局部有不平的地方。2.水泥砂漿找平:優勢:適合各種地面、各種地板鋪設前的地面找平。缺點:找平厚度太厚在25--35mm,如果水泥砂漿配比不對會使面層粉化起砂,起灰及裂紋。地板(複合地板)與找平層形成一些間隙,人踩上去以後壓迫地面灰塵向四周分散,然後從伸縮縫竄出.透過踢腳板縫隙擴散出來,形成了揚灰的現象。另外就是水泥砂漿找平不細緻的地方會出現空鼓現象.適用環境:房子舉架高,暖氣片採暖、實木地板鋪設前找平、複合地板鋪設前找平。3.自流平找平:優勢:不離析、不起砂,不起塵,不裂紋,無接縫;收縮率低,水合反應後,表面不出現裂紋,施工厚度較薄在2--5mm。施工後4-8小時表面可以走人,48--72小時後可進行地板鋪裝。缺點:不能做局部,需整屋做.適用環境:1.適合地面為地熱採暖的房間,因為找平厚度較薄,不影響地熱的熱傳導;2.更適合舉架較矮的房間,因找平厚度很薄2--5mm,不影響室內高度視覺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 水泥砂漿面層與基層應粘結牢固,不應空鼓。 水泥砂漿面層表面應密實壓光,不允許有裂縫,脫皮、起沙、接薦不平等缺陷。 不泛水的地面,應按設計要求做好泛水,不得有倒泛水現象。 用2m靠尺檢查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4mm。

  • 牆面防潮,這是很多家庭最愁的事情。也是在潮濕的天氣比較會出現,特別是靠沿海那帶,是常會出現的,房間潮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室內的通風有關係,那麼牆面防潮怎麼做,牆面如何防潮,牆面防潮處理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來給推薦幾個方法?1、運用除濕劑。房間濕潤,可以運用單調劑、活性碳,進行防潮,吸濕。可以運用單調劑、活性炭。超市里有不少專用於防潮除濕的單調劑,最常見的是吸濕盒和除濕包兩種類型2、買一個空氣吸濕器,它就像吸塵器一樣,可以把濕的空氣會合在一起,等到濕氣很多時分就會變成水。3、運用石灰、竹炭除濕。用小布袋裝適當石灰,紮成一小袋放置於室內的各個角落,石灰自身有吸潮的效果,也可以減緩室內濕潤的情況,同時,石灰還有消毒成效,一箭雙雕。4、在外界濕氣重的時分應關門窗,防濕防潮。而在平常,應多開窗通風透氣,來降低室內水蒸氣含量。5、買一個空氣吸濕器,它就像吸塵器一樣,可以把濕的空氣會合在一起,等到濕氣很多時分就會變成水。6、運用空調除濕。家庭運用的空調一般都有除濕的功用,不過,空調來調度室內空氣濕度的方法收效較慢,一般需要兩三個鐘頭,而且會使室內的人感到嚴寒。7、在外界濕氣重的時分應關門窗,防濕防潮。平常應多開窗通風透氣,來降低室內水蒸氣含量。8、室內濕氣過重期間,如不運用電腦或許電視時,最佳能做個保護罩,防止電器後部觸摸濕潤的空氣。9、當室內濕氣過多,構成濕潤過重時,就會引發濕潤牆體發黴長毛的表像。10、當牆體上有黴菌時,可先用幹牙刷將黴漬刷掉,再用軟布沾酒精悄然抹擦,這樣就可以使牆面單調,防止黴菌滋生了。11、此外,用漂白粉加水按1:99的比例,分配成水劑,倒進噴水瓶,噴在發黴的牆體上,即可以處理牆體發黴的疑問。以上介紹了這麼多種方法,你可以根據你家情況嘗試一下哪種方法比較適合你,總的來說,平常要勤打掃房間,濕潤以預防為主,多打掃把角落牆面等簡略濕潤的本地打掃得潔淨整齊,這樣能推遲濕潤,有濕潤的本地就用幹布擦洗。

  • 牆面油漆做的時候還是比較多歩驟,首先你在刷的時候一定要看牆面平整度好不好,要不牆面沒有刷平整的話,也是很難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塗介面劑。用途:封閉基層,防止膩子因水泥牆面疏鬆、浮土或過乾等原因而出現問題,其表面比水泥牆面更適合膩子附著。 刮膩子。刮膩子前應測量牆面的平整度,以確定要刮膩子的方法。一般牆面刮2面膩子即可,既能找平,又能罩住底色。平整度較差的膩子需要在局部多刮幾遍。如果平整度極差,牆面傾斜嚴重,可考慮先刮一遍石膏進行找平,之後再刮膩子。每遍膩子批刮的間隔時間應在2小時以上(表幹以後)。 打磨膩子。用200瓦以上的電燈泡貼近牆面照明,邊打磨邊查看平整程度。 刷底漆。清理打磨後的膩子表面的浮塵後,便可以塗刷底漆。底漆塗刷一至二遍,務必均勻,待其幹透後(2-4小時)可以細砂紙打磨。刷面漆。面漆通常要刷兩遍,每遍之間應相隔2-4小時以上(視其表幹時間而定)待其基本乾燥。刷油漆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的天氣,要不到後期比較容易出現脫落的現象,特別是像一些梅雨天氣不能施工的。

地圖 隱私 臉書 聯繫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