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裝修施工 » 樓梯踏步規範是怎樣的
問題 【施工工藝】  【歸檔】13年08月05日

樓梯踏步規範是怎樣的

問題描述 樓梯踏步規範是怎樣的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不同的樓梯設施有不同的設計規範,以下是民用樓梯 的設計規範。 (一)樓梯的數量、位置、寬度和樓梯間形式應滿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牆面至樓梯扶手 中心線或扶手中心線之間的水準距離即樓梯梯段寬度除應符合防火規範的規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樓梯的梯段寬度應根據建築物使用特徵,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數確定,並不應少於兩股人流。0~0.15m為人流在行進中人體擺幅,公共建築人流眾多的場所應取上限值。在設計通則中說明: 樓梯梯段寬度在防火規範中是以每股人流為0.55m計,並規定按兩股人流最小寬度不應小於1.10m,這對疏散樓梯是適用的,而對平時用作交通的樓梯不完全適用,尤其是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如商場、劇場、體育館等)主要樓梯應考慮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擁擠和阻塞現象。如此,人流寬度按0.55m計算是最小值,實際上人體在行進中有一定擺幅和相互間空隙,因此本條規定每股人流為0.55m+(0~0.15)m,0~0.15m即為人流眾多時的附加值,單人行走樓梯梯段寬度還需要適當加大。 (三)、梯段改變方向時,扶手轉向端處的平臺最小寬度不應小於梯段寬度,並不得小於1.20m,當有搬運大型物件需要時應適量加寬。 (四)、每個梯段的踏步不應超過18級,亦不應少於3級。 (五)、樓梯平臺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淨高不應小於2m,梯段淨高不宜小於2.20m。 注:梯段淨高為自踏步前緣(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級踏步前緣以外0.30m範圍內)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緣間的垂直高度。 (六)、樓梯應至少於一側設扶手,梯段淨寬達三股人流時應兩側設扶手,達四股人流時宜加設中間扶手。 (七)、內樓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不宜小於0.90m。靠樓梯井一側水準扶手長度超過0.50m時,其高度不應小於1.05m。 (八)、踏步應採取防滑措施。 (九)、托兒所、幼稚園、中小學及少年兒童專用活動場所的樓梯,梯井淨寬大于0.20m時,必須採取防止少年兒童攀滑的措施,樓梯欄杆 應採取不易攀登的構造,當採用垂直杆件做欄杆時,其杆件淨距不應大於0.11m 注意這些細節的規範,讓樓梯的設計更加規範。
2013年08月06日 00:00

樓上說的很仔細誒,我也學習下,可以借鑒。

 相關用戶問答
  • 應該,這樣可以防止消防用水因長期不用而變成死水。《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GBJ50015-2003規定,生活飲用水池(箱)應與其它用水的水池(箱)分開,專門設置。由此看來應將消防用水單獨設置消防水箱,並設專用補水泵(由於水錶管理方式的改變,不應由生活水泵向消防專用水箱中補水,這一點容易被設計人員所忽略),補水泵應從消防水池中取水。為了防止消防水箱中的水長期不用水質惡化,可在消防水箱另設出水管供住宅綠化、道路用水。

  • 根據建設部建標【1997】71號文的要求,標準編制組在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並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對原《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JGJ38—87進行了修訂。 本規範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選址和總平面佈置;4、建築設計;5、文獻資料防護;6、消防和疏散;7、建築設備以及附錄。

  • 主要就是看地板走路時有沒有聲響,然後看看有沒有變形,顏色是否一致。

  • 規範GB50015-2003 第4.7.2條 作為飲水的溫水或自來水在接至飲水器前,應進行過濾和消毒處理. 冷飲水應設置迴圈管道,迴圈管道的水流速度可大於2m/s. 冷飲水及其迴圈回水均應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宜採用紫外線消毒方式.

  • 交通組織應做到人、車分流,道路佈置應便於人員進出、圖書運送、裝卸和消防疏散。並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JGJ50的有關規定。設有少年兒童閱覽區的圖書館,該區應有單獨的出人口,室外應有設施較完善的兒童活動場地。圖書館的室外環境除當地規劃部門有專門的規定外,新建公共圖書館的建築物基地覆蓋率不宜大於40%。除當地有統籌建設的停車場或停車庫外,基地內應設置供內部和外部使用的機動車停車場地和自行車停放設施。

地圖 隱私 臉書 聯繫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