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建材選購 » 地暖地板保養方法
問題 【地板】  【歸檔】13年04月02日

地暖地板保養方法

問題描述 新房子裝修完畢,地面鋪設的是地暖地板,想請教有經驗人士,地暖地板保養方法有哪些呢?謝謝了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在供暖之前,要認真檢查是否有漏水現象,防止因漏水而造成地板浸泡,減少地板使用壽命。尤其是地熱使用幾年後,地熱管內已經有積水,這加大了滲漏的幾率,對地板的損害很大。在使用地面供暖系統時,應緩慢升降溫,以防止地板開裂變形。
2013年04月03日 00:00

平時使用地暖的時候溫度不要調得太高,在關閉地暖的時候,要逐步慢慢地降低溫度,這樣可以延長地暖地板的使用壽命。

2013年04月03日 00:00

由於地暖地板的表面是散熱面,地板上儘量不要做固定裝飾件或擺放無腿的傢俱,另外也不要加建地台,避免影響熱空氣的流動,導致房間取暖效果不好。

2013年04月02日 00:00

1.將地板清洗乾淨並涼幹。2.用棉布或紗布將本品均勻地塗拭於地板上。3..等蠟稍稍乾燥,用幹棉布或拋光機拋光即可。適用範圍:實木地板,複合地板,大理石,瓷磚及硬質塑膠,油漆等地面。注意事項:1.不宜在強光或高溫下使用。2.存儲於陰涼乾燥處,避免加熱或冷凍。3.勿讓兒童接觸,用後蓋緊。

2013年04月02日 00:00

地暖地板的品質就需要達到要求,地暖地板的保養也很重要。萬家暖電地暖專家告訴你如何進行地暖地板的保養。1、初次使用時加熱要循序漸進;使用地暖地板時,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地給地坪和地板加熱。安裝時,地表溫度應保持在18℃左右。在安裝前,要對水泥地面逐漸升溫,每天增加5℃,直至達到18℃左右的標準為止。在安裝完成後的頭3天內,要繼續保持這一溫度,3天之後才可根據需要升溫,並且每天只能升溫5℃。第一次使用地暖採暖,注意應緩慢升溫。首次使用時,供暖開始的前三天要逐漸升溫:第一天比當時環境溫度高10~15攝氏度,第二天可提升至15~18攝氏度,第三天可提升至22攝氏度。不能升溫太快,太快的話,地板可能會因膨脹發生開裂扭曲現象。長時間後再次啟用地暖採暖系統時,也要像第一次使用那樣,嚴格按加熱程式升溫。2、地表溫度不能太高;要注意的是,使用地暖採暖,室內溫度不宜超過24攝氏度,地面溫度不宜超過34攝氏度。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的話,會影響地板的使用壽命和使用週期。一般的家庭,冬季室溫達到22℃左右,就已經很舒服了,正常升溫的話,是不會影響地暖地板的使用的。3、關閉地暖系統,注意降溫要漸進;隨著季節的推移,當天氣暖和起來,室內不再需要地暖系統供暖時,應注意關閉地暖系統也要有一個過程,地板的降溫過程也要循序漸進,不可驟降,如果降溫速度太快的話,也會影響地板的使用壽命。4、房間過於乾燥時,可以考慮加濕;冬季氣候乾燥,加上使用地暖採暖,地板長期處在高溫的情況下,容易乾裂,這時業主有必要給房間加濕,以免地板乾裂變形。地暖地板已成為家居裝飾中的時尚裝飾品,但大家在選購、鋪裝時一定要多注意細節,尤其是在保養方面,地暖地板的要求就更高一些。

2013年04月02日 00:00

1,初次使用時加熱要循序漸進 2,地表溫度不能太高 3,關閉地熱系統,注意降溫要漸進 4,房間過於乾燥時,可以考慮加濕

2013年04月02日 00:00

地暖的保養方法其實不難,用一些專用的清洗劑清洗主機,管道裡面無非就是一些水垢等,也可以用專業的清洗劑通過水泵迴圈清洗,然後放掉水,用清水清洗一下再換新水,需要有專業的保養人員去做保養才行。地板的保養比較簡單,平時只需用半幹的拖把擦拭就行,儘量避免潮濕和過於尖銳、過燙的物品對地板的損壞。

 相關用戶問答
  • 平時要注意室內的通風,不要讓室內的濕氣太重。下雨天的時候把門窗關好,雨水飄進屋內對地板不好。還要避免強烈的陽光直接照射在地板上。

  • 第一、用中性洗滌劑清洗 防靜電地板在使用期應經常保持面層的清潔。當我們發現灰塵或者髒了後,可用吸塵器或濕拖布(不滴水)等工具清潔地面,若有汙物時,可用中性洗滌劑濕潤表面,再擦拭乾淨。切忌帶有尖刺、粗糙的重物在地板表面擦劃、拖拉、避免穿有釘子的鞋在地板上行走,保持地板表面光潔平整。 第二、避免與黑色膠墊椅子接觸 在地板上避免放置帶有黑色橡膠底墊的椅子,以防黑色硫化物對地板的污染。帶有橡膠墊、橡膠輪子的設備也不應長期直接放置在防靜電聚氯乙烯地面上。 第三、塗防靜電地板蠟 地板表面如有油污髒物,可用去污粉(五潔粉)擦除,然後表面上蠟處理。養護地面宜採用塗覆防靜電地板蠟的方法,嚴禁使用非防靜電地板蠟。 第四、避免與高溫、低溫物體接觸 在使用中,嚴禁堅硬利器軋壓、刮劃地面;嚴禁高溫物體(電烙鐵、電爐子等)和低溫物體(乾冰、液氮等)直接接觸地面:應避免油類及有腐蝕性化學物品汙損地面。嚴禁用帶腐蝕的溶劑(如強酸強鹼)搽洗地板表面。 第五、打蠟頻率 一般可六個月打一次臘,如人多頻繁,亦可三個月打一次蠟。

  • 裝修是每個家庭的大事,如果在裝修過程中受騙上當,小家即使裝修得再豪華,住起來也不會順心。而且木地板在日常的清潔護理中,稍有不當,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不禁讓很多主婦無限煩惱。下面家用強化地板品牌貝爾地板小編就向大家介紹強化複合木地板最全、最有用的保養清潔攻略,拯救80後主婦,減少在家裝護理過程中的煩惱。 1、強化複合地板的清潔 強化地板的一大優點就是容易保養,它的三氧化二鋁耐磨面層使污垢與塵埃完全沾不上地板,比實木地板的保養要簡單得多。清潔地板時,要注意保持地板的乾爽,不要用大量的水沖洗,注意避免木地板局部長期浸水。 (1)清理灰塵:在日常清理時只需用吸塵器或半幹的拖布擦拭即可常保清潔。 (2)清潔污漬:選用中性的清潔劑處理,避免陽光直射、淋雨、受潮等。 (3)清潔指甲油、畫筆、果汁甚至柏油等:可用一般清潔劑清除,再用吸塵器或半幹的拖布擦拭即可,不需由專人處理。 (4)清潔巧克力、油脂、果汁、甘果酒、葡萄酒:溫水及溫性清潔劑。 (5)清潔焦油、碳筆、口紅、鞋油、煤碳、柏油或香煙油:酒精或丙酮(指甲油清潔劑)。 (6)清潔蠟和口香糖:蠟和口香糖硬化後,用鈍刮削器輕輕削起,然後用濕布擦拭。 2、強化複合地板的保養 經常保持強化地板的乾爽和清潔,如果地板有了油漬和污漬,要注意及時清除,可以用家用柔和中性清潔劑加溫水進行處理,最好採用與地板配套的專用地板清潔保護液來清洗。不要用堿水、肥皂水等腐蝕性液體接觸地板表層,更不要用汽油等易燃物品和其他高溫液體來擦拭地板。 (1)不要用水沖洗,注意避免地板局部長期浸水。 (2)日常清潔應採用吸塵器或半幹的抹布。 (3)搬運傢俱以抬動為宜,不要拖拽。 (4)在門口放一個蹬蹭墊,將鞋子上面的沙子等顆粒物留在門外。 (5)避免重物或尖銳物品撞擊木地板、刮刻木地板。 (6)木地板鋪設完48小時以內,儘量避免走動和放置重物。 強化複合地板在適當的日常清潔之後,平常注意室內通風、保持室內溫度也有利於延長木地板壽命。強化地板與實木地板不同,不需要油漆和打蠟,切忌用砂紙打磨拋光。

  • 1、保持地板乾燥、清潔,避免與大量的水接觸。不允許用堿水、肥皂水等腐蝕性液體擦洗,以免損壞油漆膜,可以用擰乾的純棉拖把擦拭,不可用濕拖布、汽油、易燃物品和高溫液體進行擦拭。 2、每隔一段時間打一次蠟,時間間隔視地板漆面光潔度而定。方法是先用半幹的抹布擦乾淨地板並上蠟。要均勻地塗抹在地板表面並使其“浸透”,等稍幹後用千的軟布在地板上來回擦拭,直到平滑透亮為止。 3、如果不小心倒水或遺漏水于地面時,必須及時用幹的軟布擦乾淨。擦乾淨後不能直接讓太陽暴曬或用電爐烘烤,以免乾燥過快.地板乾裂。 4、不要把煙頭或火柴等火種隨物扔在地板上,以免燒焦地板表面;避免鋒利、尖銳物品劃花和重的物品長時間重壓。 5、鋪裝完後的地板應儘量減少太陽直曬,以免油漆經紫外線照射過多提前乾裂和老化。 6、鋪好的地板如長期不居住,需經常開窗通風,切忌用塑膠布或報紙蓋上。時間一長漆膜則會發粘,失去光澤。同時切忌溫度很高的物體直接接觸地板,如果室內空氣濕度低於40%,需適當增加溫度,如濕度大於100%,則需採取排濕措施

  • 實木地板以其自然、無污染等特點,使許多消費者對其情有獨鍾,但實木地板屬較高檔的地面裝飾材料,比起其他的同類不免有些嬌氣,需要細心呵護和保養。一般的實木地板是比較怕潮濕的,正確的使用和保養,對保持木材地板美觀和耐用是非常重要的。 實木地板維護 實木地板維護的四要素: 1、防水。如果不小心在實木地板上灑漏了水,即使是少許的,也要及時的用細軟抹布擦拭乾淨,保持乾燥,以免推動光澤,甚至造成翹曲、開裂和黴爛。 2、防火。不要隨意把未熄滅的煙蒂和火柴杆等帶有或苗的物品丟到地上,不要用汽油等擦地面上的灰塵、污垢,以免摩擦後產生靜電,從而引起火災。 3、防損傷。不要穿帶有釘的鞋子到實木地板上行走,一些粗糙、笨重和硬度比較高的物品,不能直接放在實木地板上,以防劃擦,如有此種情況發生,應該及時修不好。 4、防污垢。如果是水溶性物質留下的一般污垢,可以先把浮塵擦掉,然後用細軟抹布蘸上濃一點的茶水進行擦拭。對於沒有弄明白化學性質的清潔劑,也是不能隨意使用的,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化學反應而造成地板損傷。 實木地板保養方法 實木地板保養的方法 1、每隔一段時間打一次蠟,時間的間隔要隨地板漆面光潔度來定。方法是先用半幹的抹布擦乾淨地板並上蠟。要均勻地塗抹在地板表面並使其“浸透”,等稍幹後用千的軟布在地板上來回擦拭,直到平滑透亮為止。 2、使用三五年後,可以用原油漆地板的同種油漆,將地板重新油漆一遍。記得在油漆前就要做好除塵工作,並且要注意應該用細一點的水磨砂紙,蘸一點溫水,將地板表面輕輕地打磨一遍,以便磨去上面的殘留油污,然後用乾淨的抹布擦拭乾淨,這樣就可以塗刷上油漆了。

地圖 隱私 臉書 聯繫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