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買小型的手動切割機自己加工咯,但是很麻煩,成品地磚切出來最後能用的也就剩下八九成的材料了
-
衛生間是一個家裡衛生最難打理的空間,建議你還是使用地磚吧,馬賽克的效果雖然好,但一樣難打掃的。
-
標準尺寸的紅磚是685塊,每砌築一立方建築體需要標準紅轉512-530塊。紅磚的尺寸是:長240mm寬115mm厚53mm
-
諾貝爾、美生·雅素麗、蜜蜂、亞細亞、意德法家、長谷都有藍色瓷磚,具體您喜歡哪一款可以去瞭解一下
-
我推薦用石英石,石英石是其中輻射極低的一種的新型環保石材,款式高檔, 大理石雖顏色自然,有天然紋理,但是本身的強度不夠,不耐磨不耐刮,吸水率高。 石英石強度高,吸水率低,容易清潔,耐高溫,不變形,而且款式時尚新穎,我建議你採用石英石。
-
磁磚的大小關係著房間面積大小,如果客廳比較大就用80*80的,房間比較小用60*60的也可以。
-
要看裝修風格和室內光線,異域風格和復古風格一般以仿古系列為主,包括地中海風格、歐式風格、歐式式風格等都可以採用仿古磚。如果是現代風格的建議在進戶門口、走廊、陽臺、拼貼仿古瓷磚效果也佳。
-
3.7平米的衛生間算是有點小的,一般來說不放洗衣機的話有4-5平差不多了,小衛生間最好用小塊的磚,切割性小,便裝地漏,衛生間地磚規格比較常見的是300mm*300mm,衛生間地磚的吸水率一般在1%左右,具體選什麼磚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還有就是要根據你的衛生間的光線來選擇.如果光線不好,應該選擇白色,比較亮的色彩可以增加亮度,如果亮光度很好,可隨意搭配,但也不要選太深色的磚
-
當然可以的,我認為貼馬賽克最合適不過了。即美觀又減少了貼瓷磚帶來的損耗。
-
最常見的900*900的,可以定做非常規尺寸,根據您的衛生間而設定
-
實木浴室櫃現在買也還不錯,同時也有像不銹鋼材質和陶瓷材質的也比較好,不過挑選實木的浴室櫃就要比較注意了,比如實木的防水防潮能力等,樓主可以去實體店看看。我是後來直接網購的一個浴室櫃,要比實體店便宜很多,相對來說,性價比就高了很多了,用到現在也也沒有出現問題。
-
如果在樓房外面沒有繩索就是可以用電梯的,除非材料太大放不進電梯。如果外面有繩索的話,只能讓那人把材料吊上去
-
和地面算的方法一樣啊
-
家電、傢俱、沙發、茶几、配飾、窗簾、地毯、工藝品、花類、點綴類等
-
這個可要可不要,要是您家的地面很平,那就省掉這個工序了,用水泥抹平地面主要是怕平整度不夠,導致地板鋪上去之後不平整
-
可以用吸玻璃的大吸盤吸出來重新鋪貼,不然沒有補救。如果不吸的話只有在上面鋪地毯掩蓋。如果代價可以承受,可以全部打掉在進行鋪貼(層高比較高也可以直接在這層的地磚上鋪貼)。
-
肯定是比較好的。有的是對角的,包角的話一般用白鋼的比較多或塑膠的包角材料。
-
一般用防水塗料的比較多,可以直接往牆上刷,或者摻水泥後刷牆牆壁上。
-
廚房的地面不可高過廳、房等地面,這一方面是可以防止污水倒流;其次是由於主次有別,廚房不可淩駕于廳、房之上;再次,從廚房入廳奉食,應步步高升,反之則有退財之虞。
-
一般來說潮濕是引起牆面發黴的主要原因。而引起牆面潮濕的原因有幾種,第一種是外牆開裂有裂紋縫隙,外部雨水等液態水會透過裂縫滲進牆面導致牆體潮濕發黴;第二種是現在房屋大多數是框架結構,牆體採用填充牆,牆與樑柱結合處容易產生裂縫,是保溫防水的薄弱處。夏季尤其是梅雨季節容易滲水,冬季透寒倒是室內外溫差過大,牆冷、室內熱,容易產生結露,牆面因此潮濕不及時處理就會發黴。 找出牆面潮濕的原因,針對才去解決方法才能夠有效去除發黴現象。第一種情況是加做一個防水層,能夠有效防止外部水滲進牆面。第二種情況是牆體保溫不足導致的,可以通過增加保溫層阻止冷橋現象的發生,在牆面安裝保溫牆板,加強內牆保溫,杜絕潮濕環境的形成,室內空氣與牆面溫度相近,牆體不容易產生結露,自然不會潮濕引起發黴現象。 如果簡單地採取一般的防黴噴塗劑只能說是暫時解決發黴問題,而從長遠角度看,還是應該從根源著手,抑制潮濕環境的形成,杜絕發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