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買賣合同糾紛如何處理?有什麼解決方法?什麼規定?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屬於一般的民事糾紛,有約定的從當事人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可以有以下處理方式: 雙方協商 找協力廠商調解 申請仲裁 向法院起訴 以上處理方式由當事人自主選擇,最好協商,這樣對雙方都有利,如協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關於具體處理方案,要看糾紛的實際情況。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比較複雜,建議帶合同面談。關於遲延辦理房產證問題如果合同沒有約定違約責任可能要求解除合同或賠償損失。詳情電話聯繫。
-
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涉及法律法規主要有:《民法通則》、《合同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各地頒佈的《房地產交易管理辦法》的地方法規等。房產買賣法規是指在房產買賣過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實際包括《合同法》、《物權法》、預售條例以及各地的關於商品房的預售政策等。
-
房屋合同糾紛是指房屋買賣過程中出現的糾紛,包括售房廣告引發的糾紛、認購書相關的糾紛、房屋買賣合同價款支付相關糾紛、房屋交付相關的糾紛、延期辦證的糾紛、懲罰性賠償的糾紛、二手房買賣的糾紛、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除與房屋按揭關係的衝突與協調、有關包銷的糾紛等。
-
國有土地出讓合同糾紛的救濟途徑 實踐中,因土地管理部門違約而引起糾紛的情況比較少見,更多的是因受讓方違約,土地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制裁而引起的糾紛。出讓方和受讓方因合同的有關條款發生爭議時,應尋求何種途徑解決糾紛,《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均未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18日公佈的《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5號)也回避了這一問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不適用於仲裁機構仲裁根據《仲裁法》第二條規定,民事仲裁僅適用於解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非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其一方當事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行政屬性,因此,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糾紛不在《仲裁法》的適用範圍之內。
-
房屋買賣合同標的額較大且系比較重要之合同,故法律規定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40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合同……”。《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28規定:“商品房銷售,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上述規定是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法律依據。根據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房屋買賣合同書面形式應包括如下類型: (一)正式房屋買賣合同 正式房屋買賣合同是房屋買賣合同書面形式的基本類型,內容一般包括房屋買賣合同的基本條款,如房屋位置、結構、建築面積、價款及其支付期限、交房期限、品質標準、產權轉移登記等條款。儘管法律法規並未規定買賣雙方必須採用統一的房屋買賣合同文本,但在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時,房屋產權登記機關往往要求使用建設主管部門統一制訂的規範的合同文本,否則,不予辦理備案、登記。但是,並不因為不使用統一合同文本而影響書面房屋買賣合同的成立和效力。實踐中,商品房買賣時,要求必須使用建設主管部門統一製作的格式文本。但在正式合同文本簽訂之前,多由開發商提供認購書、預訂協定等預約合同文本要求買受人簽署,其中有的預約合同已經具備本約性質,相當於房屋買賣合同。二手房買賣的合同形式未作統一要求,買賣雙方一般會根據協商一致的意見共同起草一份房屋買賣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生效,並據此履行,在產權登記機關填寫的制式合同只作為登記檔使用。 (二)具備特定條件的預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商品房買賣司法解釋)第五條規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根據最高法院民一庭的觀點,商品房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是在開發商取得立項、規劃、報建審批手續至取得商品房銷售許可證之前簽訂的預約性質的合同(事實上預約合同的簽訂並不限於這個期間)。為保障交易安全,保護業主權益,促進簽約,規定具備合同實際履行條件的預約合同,應當認定為本約合同。筆者認為,司法解釋的本條規定,用意雖好,但效果一般,極易造成誤導。首先,《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多達13項,而認購書等預約合同均為開發商擬定的格式合同,同時具備該13項內容的可能性很少,買受人依據該條規定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並不多見。其次,認定合同性質的依據為合同內容,而非合同名稱。預約合同如果具備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理應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不再具有預約性質。第三,“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表明買賣合同已經實際履行。即使預約合同未完全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只要標的物明確、價款確定,完全可以依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認定雙方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如果機械適用該條司法解釋的規定,就會導致依據合同法應當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成立,而依據該條司法解釋則不能認定合同成立。 (三)房屋買賣合同的其他書面形式。 《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資料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資料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根據《電子簽名法》第3條第3款的規定,“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的文書,不適用“電子簽名、資料電文”。無疑排除了以“資料電文”為表現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記載雙方房屋買賣意思表示的、以有形方式表現的信函等雙方往來資料,應當認定為其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有些情況下,沒有書面合同,也無法認定口頭合同存在,買受人以其持有的購房款收據或發票主張房屋買賣合同成立。此時,買受人持有的購房款收據或發票,既是書面合同形式,也是合同實際履行證據,如果收據或發票載明的房屋位置具體、房屋價款明確,應當認定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筆者認為,認定其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已有書面證據必須能夠證明三項事實:房屋買賣的意思表示、房屋具體位置和價款。
-
1、協商解決:糾紛各方自行協商,平等、互利、合理、有償的妥善解決;主要是依據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進行協商,解決爭議雙方之間的房產糾紛。如果糾紛各方無法協商解決,可根據糾紛的性質及法律關係分別向行政主管機關投訴,或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行政機關依職權處理:爭議雙方的一方向行政機關投訴後,行政機關根據主管範圍受理,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規章作出行政決定。如當事人對行政決定不服,可提起覆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除終局覆議以外,須在收到覆議決定書之日起15天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行政決定一旦作出即可執行,提起行政覆議或訴訟並不停止執行。3、仲裁或訴訟程式解決:如果糾紛不屬於行政機關主管,當事人可申請仲裁或提起民事訴訟。申請仲裁必須有約定的仲裁協議,如無約定,不可申請仲裁,只能提起民事訴訟。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裁決作出後,當事人不可就同一糾紛再次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裝修合同糾紛怎么處理?簽裝修合同要注意什么?
2019-08-10 144 -
購房合同糾紛如何避免 房產糾紛主要有哪些
2018-04-14 142 -
業主看過來 網簽《商品房買賣合同》注意事項
2017-09-19 213 -
業主新福利 教你規避二手房買賣合同陷阱的妙招
2017-09-19 149 -
裝修合同的貓膩有哪些 裝修合同糾紛如何解決
2017-08-24 146 -
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作用和解釋
2017-05-11 145 -
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 切忌這三點
2017-03-30 143 -
簽訂裝修合同要注意 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16-11-23 153 -
裝修合同簽訂注意事項 裝修合同糾紛如何解決
2016-10-15 189 -
什麼是集資房 集資房買賣合同範本
2016-10-09 159 -
2016年安置房可以買賣嗎?安置房買賣有風險嗎?
2016-09-03 145 -
安置房可以買賣嗎?安置房買賣風險
2016-09-02 195 -
家庭裝修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16-08-31 169 -
如何規避二手房買賣合同陷阱
2016-08-12 151 -
遇到裝修合同貓膩甚至是合同糾紛 該如何處理?
2016-08-12 181 -
查看二手房買賣合同要謹慎 多關注合同中的數字
2016-08-05 174 -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2016-07-08 168 -
和裝修公司出現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2016-07-03 163 -
瞭解小產權房屋買賣合同範本,避免合同糾紛
2016-07-01 188 -
安置房屋買賣合同,這些內容別漏了!
2016-06-29 161
-
1網友回答
140平的套房設計費多少?要注意什麼?
-
1網友回答
400平別墅裝修成中式古典要多少錢?
-
1網友回答
110平的房子裝修的費用大概要多少?
-
1網友回答
50平米小戶型精裝修大概多少錢?流程是什麼
-
1網友回答
裝飾工程定額預算要怎麼做?誰能給點建議?
-
1網友回答
30平米loft,5.4米空高,二樓想裝兩個房間,求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