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中央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是怎樣的?有瞭解過的人嗎?
問題 【經適保障房】  【歸檔】16年04月11日

中央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是怎樣的?有瞭解過的人嗎?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中央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對相關產業具有很強的帶動效應。權威測算顯示,2010年新增的75億元廉租房建設投資及其所帶動的地方和社會投資,可以拉動鋼材消費量65萬噸,水泥消費量50萬噸。同時,此次國家還安排了17億元中央投資用於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這可以拉動鑄鐵消費量兩萬噸,鋼材消費量10萬噸,水泥消費量30萬噸。
2016年04月11日 00:00

2008年底,國務院下發了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第一部分就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 (一)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解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及棚戶區改造問題。 一是通過加大廉租住房建設力度和實施城市棚戶區(危舊房、筒子樓)改造等方式,解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 二是加快實施國有林區、墾區、中西部地區中央下放地方煤礦的棚戶區和採煤沉陷區民房搬遷維修改造工程,解決棚戶區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 三是加強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各地從實際情況出發,增加經濟適用住房供給。 (二)多管道籌集建設資金。中央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的投資支援力度,對中西部地區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三)開展住房公積金用於住房建設的試點。為拓寬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來源,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的使用效益,選擇部分有條件的地區進行試點,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將本地區部分住房公積金閒置資金補充用於經濟適用住房等住房建設。

2016年04月11日 00:00

1、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地方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投資力度 2、順應保障房和商品房“雙軌制”的政策取向,將兩類貸款實現分類管理,並落實中央關於支持保障房建設的金融政策 3、使用住房公積金結餘資金建設保障性住房 4、參與保障房建設是大型房地產國有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 5、創新建設模式,吸引保險資金和社保基金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設 6、發展房地產信託基金,用於保障房建設 7、其他可以接受的模式

 相關用戶問答
  • 1.每一住房困難家庭或者單身居民只能申請購買或者租賃一套保障性住房,或者選取申請貨幣補貼。已婚居民應當以家庭為單位申請住房保障。2.住房困難家庭或者單身居民申請租賃保障性住房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家庭申請的,家庭成員中至少一人具有當地戶籍;單身居民申請的,應當具有當地戶籍;(二)家庭人均年收入或者單身居民年收入在申請受理日之前連續兩年均不超過當地規定的租賃保障性住房的收入線標準;(三)家庭財產總額或者單身居民個人財產總額不超過當地規定的租賃保障性住房的財產限額;(四)家庭成員或者單身居民在當地無任何形式的住宅建設用地或者自有住房;(五)家庭成員或者單身居民提出申請時未在當地和國內其他地區享受住房保障;(六)市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申請廉租住房的,除具備上述(一)、(三)、(四)、(五)、(六)條件之外,還需提供市民政主管部門出具的有效證明檔。本條例所稱自有住房,包括已經合法登記的住房和雖未登記但有家庭成員或者單身居民以所有人或者共有人的名義擁有的住房。本條例所稱家庭成員,是指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或者扶養關係並共同生活的人員。3.住房困難家庭或者單身居民申請購買保障性住房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家庭申請的,其全部家庭成員應當具有當地戶籍。家庭成員的戶籍因就學、服兵役遷出當地的,在就學、服兵役期間視為具有當地戶籍;單身居民申請的,應當具有當地戶籍;(二)家庭人均年收入或者單身居民年收入在申請受理日之前連續兩年均不超過當地規定的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收入線標準;(三)家庭財產總額或者單身居民個人財產總額不超過當地規定的購買保障性住房的財產限額;(四)家庭成員或者單身居民在當地和國內其他地區無任何形式的住宅建設用地或者自有住房;(五)家庭成員或者單身居民在申請受理日之前三年內未在當地和國內其他地區轉讓過住宅建設用地或者自有住房;(六)家庭成員或者單身居民未在當地和國內其他地區購買過具有保障性質或者其他政策優惠性質的住房,但作為家庭成員的子女在單獨組成家庭或者達到規定的年齡條件後申請購買保障性住房的除外;(七)市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單身居民申請購買保障性住房的,其年齡條件和面積標準由市政府另行制定。4.未租賃保障性住房且符合本條例第1條規定條件的住房困難家庭或者單身居民,可以申請貨幣補貼。自有住房面積低於當地規定的住房保障面積標準,且符合本條例第2條第一款除第(四)項規定以外條件的家庭或者單身居民,可以申請貨幣補貼。貨幣補貼按月發放,補貼金額按照戶籍人口數計算。

  • 1、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對於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 2、保障房投資力度加大,將有利於控制高房價,有利於更好地落實房價調整的政策目標,減少來自剛性需求的恐慌性需求,有利於防止房價和銷量的暴漲暴跌。 ???? 3、保障性住房投資本身便對經濟有著可觀的拉動作用,保障性住房的大量推出,將讓數量龐大的中低收入者以較低的成本便可“居者有其屋”,而不必為了買一套商品房而節衣縮食、苦苦積蓄,從而可“騰出”錢來改善生活,釋放出更多的國民消費力,擴大內需。 ???? 4、大規模加速推進保障房建設,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意味著住房保障制度的調整,不僅事關著樓市,還將影響到金融市場、經濟機構,甚至於發展理念。這些年,商品房壟斷的住房市場,地方的土地財政積重難返,扭曲的發展觀不僅由此引發暴力拆遷等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還嚴重擠壓實體經濟和企業創新空間,已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障礙。政府主導的大規模保障房建設,以民生為導向,可以給畸形發展的房地產市場降溫,引導社會投資方向,鼓勵更多企業和資本投入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大規模加速推進保障房建設,還有望成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希望對你有幫助

  • 已有一套經濟適用房不可以再以自己的名字購買商品房,如果以自己名字購買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就要收回,只要是以自己的經濟適用房戶口單位上的任意一人的名義購買商品房就要收回經濟適用房,如果自己父母戶口不在自己們的戶口本上,可以以父親名義購買商品房,不過不能過戶到自己的名下,只要過戶到自己名下,經濟適用房也要收回。 總之,一旦擁有了經濟適用房就不可以有以自己名字出現的第二套房,不管這個第二套房是什麼性質的。不過可以先以父親名義把那個商品房買下來,然後等經濟適用房可以自由上市交易的時候賣掉,那個商品房就可以是自己的名字了。

  • 安置的對象是城市居民被拆遷戶,也包括征拆遷房屋的農戶。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政府盡可能新建更多的安置房,不斷滿足拆遷戶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所謂拆遷安置房是指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拆遷,而安置給被拆遷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因為其安置物件是特定的動遷安置戶,該類房屋的買賣除受法律、法規的規範之外,還受到當地政府相關的地方政策的約束。所以和一般的商品房交易有很大的不同。

  • 一、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 (一)按需建設,確保保障性住房供應。“十二五”期間,全市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戶區住房2000萬平方米。2011年,全市新建、改建、採購、租賃、配建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戶區住房400萬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4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35萬平方米,限價商品住房77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204萬平方米,改造棚戶區住房44萬平方米。 (二)優先供地,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科學編制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計畫,在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畫中單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對列入年度供應計畫的保障性住房用地,要應保盡保、及時供地。不斷滿足不同居住方位困難群眾需求,合理配置建設用地。2011年3月底前落實保障性住房建設專案用地。對擅自改變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質的,堅決糾正,嚴肅查處。 (三)加大投入,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按照土地出讓淨收益不低於10%的要求籌集落實廉租住房建設資金,並在確保完成當年廉租住房保障任務的前提下,統籌用於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同時,在財政預算中增加保障性住房資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免收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加大融資力度,拓展融資管道,採取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設,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來源。 (四)從嚴管理,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建設業主單位要優化管理程式,積極申報辦理建設工程前期手續,嚴格執行項目管理責任制,促進專案管理規範化、科學化,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品質。實行保障性住房建設審批“綠色通道”,提高項目審批效率,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在10月底前全面開工。 (五)加強監管,確保住房保障公平公正。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請、審核、公示、租售制度,已具備租售條件的,要及時面向社會公佈相關資訊,做到方便申請、規範操作、及時保障,確保公平、公正。房管部門要採取即時監控、入戶調查、季度抽查、年度複查等方式加強監管,強化社會監督。對弄虛作假、隱瞞家庭收入和住房情況,違規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房管部門要責令其退回租賃補貼、保障性住房或按市場價補繳房款,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追究責任。 (六)提高住房保障標準,擴大住房保障範圍。2011年中心城區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年收入准入線標準由2.2萬元提高到2.8萬元,經濟適用住房保障家庭年收入准入線標準由4萬元提高到5萬元。 擴大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覆蓋面。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對象包括我市城鄉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具有本市戶籍的新就業大中專院校及職校畢業生,繳納一定期限綜合社會保險或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非本市戶籍務工人員以及在工業集中發展區就業的企業員工。

地圖 隱私 臉書 聯繫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