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合作建房土地增值稅怎麼界定?有朋友在嗎,解答下
問題 【購房稅費】  【歸檔】16年09月25日

合作建房土地增值稅怎麼界定?有朋友在嗎,解答下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合作建房土地增值稅怎麼界定:合作建房中,其中一種合作方式是一方出地,一方出資,建成後按比例分房。依據《財政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1995]48號)規定,對於一方出地,一方出資金,雙方合作建房。
2016年09月25日 00:00

1、要交,您可能是很單純的買房法源依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以下簡稱轉讓房地產)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土地增值稅。2、暫時不交,您可能是合作建房法源依據: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的通知二、關於合作建房的征免稅問題對於一方出地,一方出資金,雙方合作建房,建成後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建成後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

2016年09月25日 00:00

1、法定免稅。2、合作建自用房免稅。3、產權未轉移不徵收土地增值稅。

2016年09月25日 00:00

屬於合作建房,一方出土地,一方出資金,建成後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甲一開始提供合作建房的土地實際上並沒有發生土地使用權的轉移,所以不用交,建成後分房應該說發生了轉移,但是這時候有規定暫免徵收,所以不征。你可以看一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規定,對於一方出地,一方出資金,雙方合作建房,建成後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暫免征土地增值稅,建成後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

2016年09月25日 00:00

計算土地增值稅的公式為:應納土地增值稅=增值額×稅率

2016年09月25日 00:00

土地增值稅計算表

 相關用戶問答
  • 計算土地增值稅的公式為:應納土地增值稅=增值額×稅率1、公式中的“增值額”為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減除扣除項目金額後的餘額。計算土地增值稅稅額,可採用增值額乘以適用的稅率減去扣除項目金額乘以速算扣除係數的簡便土地增值稅計算方法,土地增值稅計算公式有這些:(一)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30%(二)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10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40%-扣除項目金額×5%(三)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20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50%-扣除項目金額×15%(四)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60%-扣除項目金額×35%土地增值稅計算公式中的5%,15%,35%為速算扣除係數。

  • 計算土地增值稅的公式為:應納土地增值稅=增值額×稅率1、公式中的“增值額”為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減除扣除項目金額後的餘額。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計算增值額的扣除項目:(1)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2)開發土地的成本、費用;(3)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費用,或者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4)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5)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扣除項目。

  • 納稅人城鎮土地使用稅由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繳納。凡是在上述所稱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範圍內擁有土地使用權的施工企業,是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納稅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實際使用人納稅;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土地使用權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別納稅。減免規定按照稅法規定,施工企業可以享受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稅優惠包括:(一)按照《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和(88)國稅地字第015號等檔的規定,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用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稅5年至10年。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用地以土地管理機關出具的證明文件為依據確定;具體免稅期限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局在規定的期限內自行確定。(二)企業辦的學校、醫院、托兒所、幼稚園,其用地能與企業其他用地明確區分的,可以比照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事業單位自用的土地,免征土地使用稅。(三)按照規定,對於企業徵用耕地,凡是已經繳納了耕地佔用稅的,從批准徵用之日起滿一年後開始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在此以前不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但是徵用非耕地因不需要繳納耕地佔用稅的應從批准之次月起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此外,現行稅法還規定:(1)企業關閉、撤銷、搬遷後,其原有場地未作他用的,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稅務局批准暫免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2)企業範圍內的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尚未使用的,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稅務局審批暫免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人繳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需要定期減免的,年減免稅額不足10萬元的,經當地財政局、地方稅務局審核,報省級財政部門和地方稅務局審批;10萬元以上的,經省級財政部門和地方稅務局審核,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審批。農業企業無償使用免稅單位的土地,應當照征土地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相關稅收優惠政策1、下列土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1)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2)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3)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4)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5)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6)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繳土地使用稅5年至10年;(7)由財政部另行規定免稅的能源、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用地。(8)新徵用的耕地自批准徵用之日起1年內免征土地使用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17號)自1988年11月1日起執行。2、納稅人繳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需要定期減免的,由省地稅局審批。《關於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性減免稅有關事項的公告》(蘇地稅規[2011]8號)自2011年1月1日起執行。3、對免稅單位使用納稅單位土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國家稅務局關於印發〈關於土地使用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補充規定〉的通知》([89]國稅地字第140號)自1989年12月21日起執行。4、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範圍內經營採摘、觀光農業的單位和個人,其直接用於採摘、觀光的種植、養殖、飼養的土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86號)自2007年1月1日起執行

  • 土地增值稅是以納稅人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所取得的增值額為徵稅對象,依照規定稅率徵收的一種稅。(一)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是指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二)土地增值稅的徵收對象、計稅依據和稅率土地增值稅的徵收物件、計稅依據和稅率一覽表徵收物件計稅依據稅率速算扣除數申報繳納日期土地增值額增值額未超過扣除專案金額50%的部分30%0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100%的部分40%扣除專案金額×5%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200%的部分50%扣除專案金額×15%增值額超過扣除專案金額200%的部分60%扣除專案金額×35%(三)土地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土地增值稅以納稅人房產成本核算的最基本的核算專案或核算物件為單位計算。應納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增值額=轉讓房地產收入-允許扣除項目金額(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費用、加計扣除、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四)土地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土地增值稅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土地增值稅。(五)土地增值稅的預征與清算1、土地增值稅的預征。凡在我省境內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在其開發專案全部竣工前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應按規定對其預征土地增值稅。(1)納稅人在專案全部竣工結算前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應在次月10日內攜帶交易雙方簽訂的有關買賣(預售)合同等資料主動向轉讓房地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辦理納稅申報。(2)預徵稅款以納稅人每月申報取得的轉讓收入額(含預收款、定金)乘以預征率計算徵收。我省土地增值稅的預征率為:別墅、高級公寓、度假村預征率為1%-3%;營業用房預征率為1%-2%;普通標準住宅預征率為1%以內;其他類型預征率為0.5%-2%。關於預征率的具體標準,您可以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諮詢或向主管地稅機關諮詢。2、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土地增值稅以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的房地產開發專案為單位進行清算,對於分期開發的專案,以分期專案為單位清算。開發專案中同時包含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應分別計算增值稅。(六)土地增值稅的納稅地點土地增值稅應向房地產所在地的地稅機關申報繳納。~

  • (1)個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納土地增值稅。普通住宅的具體標準由各省級人民政府確定;(2)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免納土地增值稅;(3)個人之間互換自有居住用房,免納土地增值稅;(4)個人以房地產作價入股轉讓到所投資企業中的,暫免繳納土地增值稅。個人轉讓自有普通住宅的,暫免繳納土地增值稅。個人因工作調動或改善居住條件而轉讓非普通標準住房,經稅務部門核准,凡居住滿5年或5年以上的,免納土地增值稅;居住滿3年未滿5年的,減半繳納土地增值稅;居住未滿3年的,按規定計算繳納土地增值稅。(5)居民個人擁有的普通住宅,在其轉讓時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地圖 隱私 臉書 聯繫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