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經濟適用房糾紛案例哪位知道?法律上怎麼解決?
問題 【經適保障房】  【歸檔】16年04月11日

經濟適用房糾紛案例哪位知道?法律上怎麼解決?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這個糾紛有很多種引起的,不知親說的屬於哪一類,隨著近年來房價的急劇攀升,鑽法律、政策漏洞買賣經濟適用房的當事人不在少數,經濟適用房買賣糾紛案有增多之勢。違反政策進行經濟適用房買賣主要有以下兩種現象:一種是“借名買房”,另一種是“黑白合同”糾紛,很有些其他的,處理的話可以通過法院,和委託律師事務所進行。
2016年04月11日 00:00

一、經濟適用房糾紛案例 借名買房 “借名買房”即指不符合經濟適用房購買資格的人以具有購買資格的人的名義購買經濟適用房。房產證上的所有權人系名義上的購買人,而實際出資的則是另外的人。 “借名買房”的當事人雙方在購房前都會私下簽訂一個協定,對“借名”行為做出約定:1.雙方明確約定一方將自己所有的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房號轉讓他方;2.雙方不明確約定買賣房號,僅簽訂協定約定,房屋購買後有關房屋的所有權利歸屬於實際出資人一方,名義買房人要無條件協助實際出資人辦理相關手續;3.名義買房人在購買經濟適用房之後即與實際出資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將該套房屋出賣給實際出資人,待政策允許後再辦理產權過戶手續。 雙方產生糾紛一般有以下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名義買房人想實際佔有房屋,起訴實際出資人騰房;第二種是實際出資人起訴名義買房人,要求將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

2016年04月11日 00:00

你好,首先經濟適用房未滿五年是不能交易的,如果在五年中私下買賣經濟適用房,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五年後經濟適用房買賣所產生的糾紛雙方可先協商解決,解決不成可以起訴至法院。

 相關用戶問答
  • 驗房程式:收房時先看開發商交房時應該提供的資料1.看三書一證一表:建築工程品質認定書、住宅使用說明書、住宅品質保證書、房產開發建設專案竣工綜合驗收合格證、建築竣工驗收備案表。並且要依照面積實測報告資料(蓋測繪隊公章)對照購房合同上的面積。關注:三書一證一表是收房時的必要資料,假如開發商不能提供這些資料檔,業主有權拒絕收房。2.交費簽字先驗房:發現問題後更不能交費、簽字。應先修房,同時取證、為日後舉證(即通過答錄機、數碼攝像或數碼照相調好日期記錄證據)打好基礎,特別保存好自己那份驗房諮詢報告。核查房屋總面積超出或減少百分之三以內的情況很普遍(多退少補,吃虧的是業主);套內面積減少、公攤面積增加的情況更多(實得面積減少,吃虧的還是業主)。此外還有一些需要業主簽字的驗收表格,記錄該套房子的驗收情況,例如驗房交接表等。據瞭解,有些開發商為了簡化驗收流程,同時也目的是防止驗收糾紛,會在其工作人員陪同業主看房驗收之前就要求業主把所有需要簽名的表格簽完,甚至以不給鑰匙看房脅迫業主。律師提醒,這樣做對業主是很沒有保障的,業主無論如何都應該在看完房之後才能簽字驗收。3.房屋完好,簽業主公約、前期物業管理合同時,看好條款,不能放棄自己的權利。毛坯房收房十條關注事項2015年住新房應該要知道的十個驗房關注事項1.核對購房合同的附件及配套設施;交☆禁☆合理費用(包括:物業管理費、裝修押金、垃圾清運費)。2.淨面積測量、開間進深及淨高尺寸測量;3樓地面空鼓、裂縫、起沙檢驗;4牆面空鼓、裂縫、龜裂、爆灰、平整度、陰陽角檢驗;5頂棚檢驗;6門、窗安裝品質及配件檢驗;7進行滲漏試驗;8電路絕緣、接地檢測;9給、排水安裝品質檢驗

  • 經濟適用房買賣最新政策:經適房政策1、經濟適用房規定未滿5年不得正式上市交易;經適房政策2、政策規定滿5年後,補交土地出讓金把經適房轉為商品房後就可以合法銷售;經適房政策3、目前還未滿5年情況下,簽署的買賣合同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經適房政策一、如何出售已購買的經濟適應房經適房政策二手經濟適用房一般分兩種情況處理:一種是已經住滿5年,另一種是尚未住滿年的。“住滿5年”是以購房家庭取得的契稅完稅憑證的時間或者經濟適用住房房屋所有權證的發證時間為准的。可由業主提供兩個證件中的任一個來確定經濟適用房買賣政策的居住時間。經適房政策1、出售住滿5年的經濟適用房二手經濟適用房出售方可依照市場價格出售住滿5年的經濟適用房。淡也只需按房屋成交額的10%補交綜合地價款。補交的綜合地價款的計算方式:例如有一套經濟適用房,面積80平方米,原購價4000元/平米,按市場價4600元/平米出售,補交的綜合地價款為4600×80×10%=36800元。按市場價出售經濟適用房買賣政策後不能再次購買經濟適用房和其他保障性質的住房。經適房政策2、出售未住滿5年的經濟適用房:政策規定不允許按市場價格出售未住滿5年的經濟適用房,只能以不高於購買時的單價出售,且只能出售給符合經濟適用住房購買條件的家庭或由政府相關部門收購。以原購價出售已購經濟適用房的,出售方需提供原住房買賣合同、住房轉讓合同等證件。此類二手經濟適用房購買者必須符合經濟適用房的購買條件方可購買。出售方以原價出售給有購買資格的人後,仍符合經濟適用房購房條件的,還可以再次購買他處經濟適用房買賣政策。價格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 一、房子品質問題可以要求修復 (一)在保修期內發生的屬於保修範圍的品質問題,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履行保修義務,並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購房者還是認為存在品質問題,可以申請鑒定。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35條規定:商品房交付使用後,買受人認為主體結構品質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委託工程品質檢測機構重新核驗。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品質不合格的,買受人有權退房;給買受人造成損失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覺得要徹底搞明白房屋是否存在品質問題,可以申請鑒定。如果鑒定確屬主體結構品質不合格則可以退房並要求開發商賠償損失。如果鑒定主體結構品質合格則可以按照房屋保修規定要求開發商進行保修。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因房屋主體結構品質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後,房屋主體結構品質經核驗確屬不合格,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第十三條 “因房屋品質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品質問題,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最高院的司法解釋也為解決商品房品質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產品品質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 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合理費用。 二、房子品質問題修復後還可以要求賠償 開發商修復房屋品質問題後,購房者還可以主張一定的賠償,項目如下: (一)誤工費。 (二) 差旅費。 (三) 裝修費:材料費、裝修人員勞務費等。 (四) 室內設施、器具因房屋品質問題的造成的損害。 (五) 如果要求退房,可以主張房屋時間差價損失(法院可能會駁回)。 (六)可以要求其換一套房(目前這樣的案例很少),但是還是有法律依據的,換房後,售房者可以再主張原房屋裝修費用的損失。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房子有品質問題能退房嗎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房子品質問題都能成為退房的理由的,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下: 1、若業主經工程品質監督單位核驗,確屬主體結構品質不合格的,購房者有權退房,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並要求開發商賠償損失。 2、若業主所購房屋主體品質合格,但房屋其他品質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則開發商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購房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一般是指購房者所購買的房屋出現嚴重品質問題,且該品質問題通過修復等亦無法保證購房者人身、財產安全及正常居住使用的情形。 3、若業主所購房屋雖存在品質問題,但尚未達到“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這一嚴重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輕微違約,沒有達到根本違約的程度,所以業主不能要求解除合同進行退房。只能要求開發商在保修期內承擔修復責任。如開發商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業主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開發商承擔。

  • 這個糾紛有很多種引起的,不知親說的屬於哪一類,隨著近年來房價的急劇攀升,鑽法律、政策漏洞買賣經濟適用房的當事人不在少數,經濟適用房買賣糾紛案有增多之勢。違反政策進行經濟適用房買賣主要有以下兩種現象:一種是“借名買房”,另一種是“黑白合同”糾紛,很有些其他的,處理的話可以通過法院,和委託律師事務所進行。

  • 國有土地出讓合同糾紛的救濟途徑 實踐中,因土地管理部門違約而引起糾紛的情況比較少見,更多的是因受讓方違約,土地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制裁而引起的糾紛。出讓方和受讓方因合同的有關條款發生爭議時,應尋求何種途徑解決糾紛,《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均未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18日公佈的《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5號)也回避了這一問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不適用於仲裁機構仲裁根據《仲裁法》第二條規定,民事仲裁僅適用於解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非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其一方當事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行政屬性,因此,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糾紛不在《仲裁法》的適用範圍之內。

地圖 隱私 臉書 聯繫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